您现在的位置是:辰霆快讯网 > 知识

连州陆河封开龙川丰顺揭西……15个县出招消薄!

辰霆快讯网2024-03-29 08:15:45【知识】9人已围观

简介“常住人口平均34万,GDP平均12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7亿元,森林覆盖率平均75%”。一组数据可以勾勒出广东15个消薄类县市)的基本画像。它们分别是始兴、新丰、和平、龙川、连平、大埔、丰 霸气小农夫

  “常住人口平均34万,连州陆河龙川GDP平均128亿元,封开丰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7亿元,揭西霸气小农夫森林覆盖率平均75%”。个县

  一组数据可以勾勒出广东15个消薄类县(市)的出招基本画像。它们分别是消薄始兴、新丰、连州陆河龙川和平、封开丰顺龙川、揭西连平、个县大埔、出招丰顺、消薄陆河、连州陆河龙川封开、封开丰顺连州、揭西阳山、连山、连南、揭西、郁南。

  对于这些人口小县、经济弱县、生态大县而言,如何抢抓“百千万工程”实施这一重大机遇,发挥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道路,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各地的解题思路不尽相同,但目标只有一个——下功夫补短板、锻长板,在新一轮发展中加快赶上、力争上游。其中,陆河和连州率先取得全省“百千万工程”消薄类典型县席位。

  壮县域经济筋骨

  纵观15个消薄类县(市),县域经济体量小无疑是当前最大的一块短板。拥有全省18%的土地面积、4%的人口,仅创造了1.5%的GDP和0.8%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22年,消薄类县(市)的GDP均值仅128亿元,不及全省57个县域均值的霸气小农夫一半。其中连山、连南、新丰3地的GDP低于100亿元;连平、大埔、始兴、陆河、丰顺、和平、郁南、阳山介于100亿元至150亿元之间;封开、龙川、连州处于15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揭西则是GDP总量超过200亿元的“独苗”。

  “消县域经济的薄”也成了各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

  地处两广之交的封开,是“西江走廊”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薄类县(市)中,封开经济基础较好,2022年GDP为170亿元,位列第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达26.22亿元,位居第1。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封开立足实际,提出了“奋力打造全省山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目标。

  争当示范,封开的底气何来,着力点在哪?答案在建材。作为大湾区绿色建材产业的重要基地,封开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矿产33种,矿区102处,花岗岩、石灰石、铜钼、黄金等矿产储量丰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

封开县大排矿建材项目(肇庆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封开县大排矿建材项目(肇庆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依托现有矿产资源和西江“黄金水道”,封开成功引进了华润、海螺、中能建等一批大型企业,培育出了绿色建材这一主导产业。据统计,去年封开该产业实现总产值65亿元。

  驱车行驶在封开境内,时不时就能看到,崇山峻岭之间,一条条架在空中的传送带像血管一样,源源不断将矿产或水泥输送至各建材生产基地或货运码头。

封开县长岗镇华润水泥码头(肇庆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封开县长岗镇华润水泥码头(肇庆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为推动绿色建材产业进一步集聚成势,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今年以来,封开大力推进大湾区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首期规划用地约1.5万亩,规划布局传统绿色建材产业、新型绿色建材产业、临港物流产业等5个组团,已建成面积约0.3万亩,计划投资24亿元的疏港大道等5个基础设施正在有序推进。

  同时,封开还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为产业链招商链主的绿色建材产业工作专班,通过县、镇、村协同联动推进全员招商,持续强龙头、建链条、聚集群,预计今年建材产业年产值可达80亿元,5年内达到150亿元。正如该县主要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要把矿产资源用好用到极致,把建材产业打造成强县的核心支柱。”

  地处粤东山区的陆河,是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消薄类典型县。

  作为典型县,陆河胜在潜力:GDP增速连续三年跑赢全省;过去5年,陆河的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工业投资则连续2年保持超高速增长,分别为90.7%、122.7%。

陆河是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消薄类典型县。

陆河是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消薄类典型县

  从产业基础来看,陆河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陆河高新区现有入驻企业95家,累计产值约600亿元,创税约8亿元,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

  今年以来,陆河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落地项目16个,投资额超42亿元,重点以比亚迪为“链主”引进震雄、固德等一批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落地。在这些大项目的拉动下,前三季度,陆河经济运行良好,GDP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

  粤北的龙川,地处东江和韩江上游,是消薄类县(市)中常住人口最多的县域。今年以来,龙川聚焦电子信息、建筑工业、应急与节能、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4+1”主导产业,牢固树立“企业为尊、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优服务助推项目建设的提速、提质,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秋时节,走进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建筑工地塔吊长臂挥舞,施工车辆往来穿梭,一批重大项目加紧建设;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众多企业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川县“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川县“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工业园区是龙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数据显示: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现有投产企业107家、在建6家、筹建15家,其中上规4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合同投资总额近300亿元,主导产业企业107家,产业集聚率达84%。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产值79.32亿元,同比增长25.6%。

  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龙川还创新搭建“双向飞地”模式平台,在深圳宝安区建设“反向飞地”龙宝科创中心,同时按工业上楼的规划思路,在龙川高铁新城建设超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为宝安转移企业提供拎包入驻服务,共同搭建两地探索产业转移、产业共建的重要展示窗口和交流、承接平台,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消承载能力之薄

  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既是基础设施载体,也是产业发展载体,还是环境改善载体,归根到底是群众生产、生活的载体。

  总体而言,消薄类县(市)中不少县城的市政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与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从最直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来看,消薄类县(市)的平均值是43%,远低于全国的65%和全省的74%。15个县(市)中仅有丰顺、陆河、新丰超过50%;和平、连平、揭西均低于40%。

  县域内住院率是反映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事务中心发布的《2022年广东省县域内住院率分析》显示,全省57个县(市)县域内住院率为85%,有1/3的消薄类县(市)低于这一水平。

  从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情况来看,15个消薄类县(市)中,有8个县域该项指标低于全省4.8张床位的水平,其中连南不足4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县域的医疗资源供给能力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存在短板。

  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为大。为提升县城承载能力,陆河着力解决“救治在路上”“拥堵在路上”“求学在路上”等民生难题。抓住省人民医院帮扶契机,陆河在汕尾市率先建成国家级卒中中心、省级胸痛中心,目前心脑病患大部分能在本地及时诊疗。今年该县中医院正式启用,年底将投用县精神专科、传染病两个医院,在保障“大病不出县”的同时,把握省卫健委对口支援契机,谋划打造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周边县市。

  今年以来,陆河启动道路攻坚行动,进一步拉开县城骨架,打通了建县以来想打通而没有打通的陆河大道北段一期,建设路丰田段等“卡脖子”路段,年底前将贯通陆河大道北段二期,有效缓解群众出行难题。同时,投入8个亿启动教育补短工程,预计将为全县新增8000多个学位。

陆河县着力提升县城承载能力(陆河县“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陆河县着力提升县城承载能力(陆河县“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同为省“百千万工程”消薄类典型县的连州也专注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惠泽广大群众。近年来,连州开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立医疗总院统一管理19个成员单位,以信息化助推医共体资源共享、业务联动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连州县城全景(连州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曾亮超摄)

连州县城全景(连州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曾亮超摄)

  经过几年探索,山区医共体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连州经验。近3年县域平均住院率达93.7%,居全省前列,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高达6.55张,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连州市医疗总院宣传语(连州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曾亮超摄)

连州市医疗总院宣传语(连州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曾亮超摄)

  医共体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教育提质增效培育栋梁人才。去年,连州启动城西城北新区开发教育配套工程,完成16所乡镇学校(幼儿园)的修缮改造,新增优质学位1530个。

  对于丰顺县外出的游子和乡贤而言,“老家县城正在背着我偷偷发展”这句话十分契合他们每一次回乡时的心境。

丰顺县城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丰顺县“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丰顺县城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丰顺县“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丰顺县常住人口约50万,城镇化率接近55%,在消薄类县(市)中位居首位。近年来,丰顺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中首要任务就是城市提质扩容,增加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打造独具客潮风韵、功能完善的品质县城。

  如今,俯瞰丰顺县城区,总投资20多亿元的县城老城区片区改造、榕江北河两岸亲水公园建设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和206、235国道穿城段综合提升等一批城市提质扩容项目初显成效,坚真文体中心加快建设,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

丰顺县城俯瞰图(丰顺县“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丰顺县城俯瞰图(丰顺县“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做好“土特产”文章

  今年10月,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清远“三连一阳”地区开展专题调研时强调,要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紧密对接湾区大市场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孵化更多百亿元级、千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对于消薄类县(市)而言,农业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是急需消除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也是其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潜力板。

  每天清晨,河源市和平县贝墩镇的腐竹生产车间里热气腾腾,工人们戴着口罩忙碌在生产岗位上,历经选豆、脱壳、洗豆、浸豆、打浆等十几道工序,一粒粒金黄饱满的黄豆在特色工艺加持下,成为厚实、鲜甜且富有韧劲的可口腐竹。其中部分会送到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大型商超,部分会走出国门,抵达东南亚消费者的餐桌。

  对于和平而言,腐竹生产是延续了六百多年的传统行当。一直以来,当地都有不少村民在家里支起数口铁锅制作腐竹售卖。但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能不足、缺少品牌、难以走出去等。

和平腐竹

和平腐竹

  近年来,和平县聚焦产业兴旺目标,扎实推进产业兴县行动,以建设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瞄准二产带一产促三产,初步形成了大豆种植、腐竹精深加工、贸易流通、休闲文化旅游有机融合的发展格局,成功打响了和平腐竹品牌。这一传统行业因此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截至目前,和平已经成为了广东最大的腐竹生产基地之一,拥有630条腐竹生产线,有278家从事腐竹加工、销售的企业和家庭工场,年产腐竹约1.55万吨,年产值约5.2亿元。和平腐竹正从“小特产”逐步长成“大产业”。

工人正在车间制作腐竹

工人正在车间制作腐竹

  漫步陆河乡村,随处可见青梅挂满枝头。作为中国青梅之乡,陆河县的青梅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陆河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提高生态产品品质、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精准打造生态景区等方式,充分挖掘陆河青梅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内在潜力,实施“青梅+旅游”特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助力陆河实现高质量发展。

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

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

  坐落在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的“世外梅园景区”种有青梅上万亩,是粤东地区最大的连片梅园。每逢大寒前后,上万亩梅花争妍怒放,清香飘远,大为壮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最高峰时全村一年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50万元。

  这是陆河县强化一产“接二连三”,做好“农头工尾”文章的缩影。近年来,陆河以打造青梅、油柑、茶叶、沉香等乡村特色产业为支撑,延伸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折算入股,创建了青梅、油柑、茶叶等3个省、市级产业园,培育了一批叫得响、卖得好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产业链的升级和完善,也大大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热情。截至目前,陆河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量约2万吨,综合产值约10亿元,初步形成了青梅种植、加工收储、科技创新、物流集散、电商销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青梅产业链。陆河青梅已然成为了致富果。

  清远连州围绕“长寿水、富硒米、香腊味、甜菜心、水晶梨”五大农业产业,不断做好优质“土特产”文章,以此狠抓“百千万工程”的贯彻落实。

连州菜心(连州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黄津摄)

连州菜心(连州市“百千万”指挥办供图 黄津摄)

  去年以来,连州把打造连州菜心百亿产业作为大事来抓,将连州菜心产业发展纳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重点推动项目,积极推动产区与销区“双区”建设;构建“基地+公司”经营模式,开拓销区市场,建立良性的连州菜心主产地和主销区合作对接机制;以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名义发出品鉴连州菜心的邀请,大大提高了连州菜心品牌度、名誉度。

  品牌打响了,成效显而易见。2022年,连州菜心种植面积扩至8万亩,产值12亿元,带动常住人口人均增收1600元,有效推动了产业振兴、农民致富和地方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15个消薄类县(市)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全力以赴补齐短板、消除弱项,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展望未来,典型县将如何出招破局?谁将率先成功消薄?让我们拭目以待!

  【策划】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记者】段凤桂

很赞哦!(5467)